城市更新沙龙 — 欧博迈亚分享慕尼黑卡尔广场综合改造经验

《城市更新国际案例集》交流沙龙 — 欧博迈亚分享德国慕尼黑市中心卡尔广场综合改造经验

活动背景

2025《城市更新国际案例集》是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计划组织编撰的研究成果,以联盟里外资咨询设计机构的国际城市更新优秀实践案例为主,归纳总结技术创新、更新机制及运行模式等成功经验,形成系统、实用的更新案例集,为上海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由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组织的2025年《城市更新国际案例集》第一场分享沙龙在张江成功举办,数十位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及联盟成员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作为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会员单位及德国最大的独立建筑设计咨询集团之一,欧博迈亚应邀出席本次活动,并就慕尼黑市中心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 卡尔广场综合改造项目进行了深入分享,涵盖设计理念、技术应用及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

 

项目背景 

慕尼黑卡尔广场作为慕尼黑老城的中心门户,是换乘最繁忙的交通枢纽站点。广场上的建筑群以其华丽外观,成为慕尼黑最重要的新巴洛克式建筑群。虽历经战争破坏和多次改建,但这些建筑仍被列为历史古迹。

上世纪 60 年代初,慕尼黑尚未有地铁,卡尔广场的交通非常混乱。借助 1972 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的契机,政府对广场实施轨道交通综合改造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将其成功打造为集户外活动广场、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地下购物街区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中心。

 

核心理念 

1. 地上地下商业空间一体化

将卡尔广场 / Stachus 至市政厅所在的玛利亚广场(约 700 米远)设计为无车步行街,涵盖纳豪塞大街及考芬格尔大街。结合公共的地上地下广场,通过一体化的商业布局,使其成为德国最成功的商业步行街之一。

 

 2. 公共交通导向设计

分设站台、分离上下车人流,提升客流顺畅度。在现有地表广场下创造新的广场,连结周边停车场、购物区,便捷可达公共交通枢纽(地铁、市域铁路、有轨电车),提供安全的步行通行环境。通过优化地面交通组织和新建地下公共交通枢纽,串联火车、地铁、电车、公交车等地下及地面交通换乘区域,为城市出行提供极大便利,吸引更多人流,重新焕发城市中心活力。同时,为地铁线路、商业发展预留空间。

 

创新的施工方法

在建设时间紧、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欧博迈亚受委托承担广场的总体规划、交通设计、地下空间设计、地下建筑设计和工程监督咨询。为尽可能减少对民众日常出行的影响,项目采用由欧博迈亚博士首创的 “向下施工法”,即隧道挖掘采用明挖回填法,开凿大型竖井,以便建造隧道和车站,并使用巨大钢梁、地下连续墙和覆盖结构防止坍塌。

先施工完成地下空间的混凝土盖板(地面标高),然后多层向下施工,下挖建站,施工深达 40 米,并在 1.20 米厚带土锚的开槽墙处进行局部膨胀,构建开槽墙和主柱的支撑系统。尽管广场几乎完全被挖掘开,但地面上的交通仍正常运行,这一做法在当时具有革命性意义。

 

 项目特点、意义 

卡尔广场综合改造项目是德国二战后建设项目的典范。更新后,慕尼黑市中心核心区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可持续的设计思路,堪称城市更新与现代理念完美结合的典范。历经岁月考验,其开创性的原理、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始终被广泛运用于诸多交通枢纽、旧城改造/ 城市更新类项目中,为推动城市更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作为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的会员单位之一,欧博迈亚将进一步发挥其在中德两国城市更新相关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方面的综合性专业优势,为上海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更多前瞻性、高质量且可落地的设计方案,为上海的城市更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