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技术与慕尼黑“美国之家”的翻新

2020年6月29日,位于慕尼黑卡洛林广场的美国之屋,在历时四年的重建之后,再次向市民开放。经过此次翻新设计,这座承载着美德75年交流史的文化性建筑被配备了全新的影视声响系统。此次设计工作由欧博迈亚的特殊技术及声学部门全权负责。

 

【“美国之屋”的前世今生】

建造于德国的美国之屋于第二次大战之后首次对外开放,其建造者意在让德国当地居民了解美国历史,并且向人们传递美德文化的深刻理解。

而如今的美国之屋,是巴伐利亚州的一所文教机构,专注于对美国及美德间文化关系的研究。建筑师为它设计各式各样可供学习交流的场所,大到电影放映、英文戏剧演出、音乐会、展览,小到讲座、研讨会、文献阅读等。这些各式各样的活动每年都会吸引大约五万游客前来驻足或亲身体验。

【历时四年的翻新历程】

音响系统和影院等媒体系统的技术性升级,成为了此次翻新工作的最重要部分。建筑的全面更新要求设计者具有整体把控项目的能力,为此巴伐利亚州建筑管理局将此工作委任给欧博迈亚,负责从概念设计、施工监管到质量保证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涵盖了对建筑装修的前期评估,音响效果的评估,并且对媒体控制界面进行了前期规划,这使得建筑在设计翻新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满足建筑在遗产保护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设计者也需要使建筑在美学和高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最佳状态。

由此可见,设计者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对历史遗产的创造性保护。因为建筑的历史属性,使得一些本可应用于大剧院的常规系统不能被照搬到“美国之家”当中,建筑师需要使用尽可能小型的系统,有针对性的进行配置,这就对设计者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智慧建造技术的独特运用】

为了解决此次设计面临的问题,欧博迈亚的专业设计团队将“波束控制”(beam steering)技术运用其中,这个团队汇集了来自音响系统、视频系统、广播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使用“波束控制”技术,将实现基于使用场景的声音调整,并且实现高清音响品质,保证身处其中的听众能够享受到极致的听觉体验。

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前置音响的辐射性能来选择基于场景的音响效果,为使用者带来和谐的听觉体验。比如,对于影院,系统会着重强调音响的冲击力效果,而有控制的、干净的音响效果则适用于音乐场合,此外,在发表演讲等以人声为主的场合,清晰而易于分辨的音响效果则更佳。

允许动态调整的智能系统与高度复杂而有效的控制技术相结合,才能保证在同一个建筑当中,不同活动可以相互独立又彼此协调的展开。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为这栋建筑当中各个部门的操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图1至图4:Amerikahaus Munich / Herbert Stolz

图5:剧场放映厅的放映机

图6:演示室的投影控制系统

图7:二战后的美国之屋及前方的卡洛林广场